当地时间 7 月 20 日,2025 年莱茵 - 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赛场爆出冷门:中国男女团在决赛中双双以 2-3 告负,分别不敌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,无缘卫冕。赛后,中国队教练臧玉瑛主动揽责,直言 “排兵布阵存在重大失误”,尤其是对日本队核心出泽杏佳的打法估计不足,导致年轻队员陷入被动。
女团决赛中,中国队与日本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。首盘杨屹韵 0-3 脆败于出泽杏佳,第二盘王晓彤虽以 3-1 扳回一城,但第三盘赵尚与青井樱花的较量中,中国队仅以微弱优势险胜。转折点出现在第四盘,王晓彤再次遭遇出泽杏佳,却被对手以 11-5、15-13、11-6 连下三城,彻底打乱节奏。决胜盘杨屹韵对阵面田采巳时,全场被压制,最终以 3-11、6-11、3-11 完败,目送日本队时隔 12 年再夺女团冠军。
男团决赛同样胶着。中国队与中国台北队拼至决胜盘,孙正一度以 2-1 领先冯翊新,但关键局中失误频发,被对手连扳两局逆转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台北队主力高承睿虽在第二、四盘失利,但冯翊新和黄彦诚的稳定发挥成为致胜关键。赛后高承睿自责落泪,却仍难掩团队协作的胜利 —— 这与中国队年轻队员 “单打独斗” 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。
臧玉瑛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此次失利的核心问题在于战术安排。她特别指出,对日本队出泽杏佳的 “颗粒打法” 研究不足,导致杨屹韵在首盘和决胜盘完全被压制:“杨屹韵的节奏完全被打乱,场馆环境也影响了她的发挥,但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对手的针对性训练不够。”
男团方面,教练组同样未能及时调整策略。面对中国台北队的 “田忌赛马” 式排阵,中国队未能有效针对对手弱点轮换阵容,最终在决胜盘因孙正体力不支而崩盘。臧玉瑛强调:“年轻队员需要更多大赛历练,但教练组必须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。”
此次失利暴露出国乒青训体系的深层问题。与日本队 “断代计划” 培养出的 19 岁新星出泽杏佳相比,中国队派出的杨屹韵、王晓彤等选手虽在 Wmk体育TT 赛事中崭露头角,但面对高强度对抗时仍显稚嫩。例如,王晓彤在第四盘面对出泽杏佳时,前三板优势完全被化解,反手位漏洞被无限放大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国乒在双打项目上的短板集中爆发。混双决赛中,曾蓓勋 / 韩菲儿在 3-1 领先的情况下被日本队逆转;男双则全军覆没,连四强都未能闯入。有评论指出,这与国内 “重单打、轻双打” 的训练模式密切相关,而日本队早已通过 AI 模拟 128 种战术组合,强化双打配合。
日本队的胜利绝非偶然。出泽杏佳的 “颗粒 + 弧圈” 打法兼具旋转变化和速度冲击,让习惯相持的中国选手极不适应。她在女团决赛中独得两分,成为继平野美宇、伊藤美诚后又一位 “国乒克星”。此外,日本队通过 “青少年国际联赛” 体系,每年为新秀提供 15 场以上国际赛事机会,这种 “以赛代练” 的模式显著提升了选手的抗压能力。
中国台北队则凭借默契的团队协作笑到最后。尽管高承睿状态低迷,但冯翊新和黄彦诚顶住压力,在关键场次中多次救主。这种 “一人失守、全员补位” 的战术,恰是中国队年轻阵容缺乏的。
尽管团体赛受挫,但国乒仍有机会在单项赛事中挽回颜面。7 月 23 日,女双两对组合已会师决赛,杨屹韵 / 赵尚、韩菲儿 / 王晓彤有望包揽冠亚军。混双选手曾蓓勋 / 韩菲儿虽在决赛中遗憾落败,但他们在逆境中展现的韧性,仍让外界看到希望。
对于教练组而言,当务之急是优化战术研究和阵容轮换机制。臧玉瑛透露,团队已开始分析对手录像,针对性强化双打训练,并计划增加年轻队员的国际赛事频次。新任乒协主席王励勤则面临更大压力 —— 在马龙、樊振东退役后,如何填补青黄不接的断层,将决定国乒在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前景。
这场失利或许是国乒 “去神坛化” 的开始。正如臧玉瑛所言:“竞技体育没有常胜将军,但我们必须从失败中学习,让年轻队员真正‘打出来’。” 接下来的单项比赛,或将成为检验国乒蜕变的试金石。